鳳凰山革命舊址
- 發布時間:2022-11-13
- 發布者: 延飛
- 閱讀量: 263
鳳凰山革命舊址位于延安城內鳳凰山下,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 在此期間,中共中央實現了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戰略轉變,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御階段。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內和平基本實現的情況下,黨中央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同國民黨進行了多次談判,最終實現了第二國共次合作。
中共中央在此期間,正是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時期,并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御階段。為了迎接抗日戰爭和貫徹全面抗戰路線,中共中央先后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如洛川會議和六屆六中全會等,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迅速發展。在這里開放供參觀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舊居和紅軍總參謀部舊址。毛澤東舊居是一處坐西北向東南的院落,院內左邊3間房子是機要科,右邊4間是廚房,正面是一明兩暗3個石窯,左邊窯洞是毛澤東的書報室,右邊是辦公室和寢室。紅軍總參謀部在毛澤東舊居的南面,院中正面有3孔石窯,參謀長劉伯承和滕代遠、蕭勁光等曾在這里居住過。右邊有隔扇門的大房子,是作戰研究室。在院子的西北角有幾間刀把形的房子,是機要科辦公室。朱德、周恩來舊居位于總參謀部的斜對面,有3孔石窯和10間小青瓦房,其中正面的3孔窯洞當年由朱德和周恩來合住。
中共中央在這里先后召開了1937年3月的政治局會議、蘇區黨代表會議、白區工作會議以及六屆六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為即將到來的全面抗戰,從政治上和組織上做了充分準備。
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在此居住期間,毛澤東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反對自由主義》等著作,還會見了白求恩、衛立煌等許多中外人士。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軍飛機首次轟炸延安,延安舊城受到嚴重毀壞。中共中央及毛澤東等領導同志隨即遷往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F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