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寶塔山
- 發布時間:2022-11-13
- 發布者: 延飛
- 閱讀量: 184
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于延安城東地,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寶塔山高1135。5米,山上寶塔,始建于唐,現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層,高約44米,樓閣式磚塔。
寶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這座古塔成為革命圣地的標志和象征,建國后,國務院將延安寶塔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安革命舊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幣二元券正面圖案為“延安寶塔山”。中華人民共和國1955年頒授的獨立自由勛章,核心圖案就是寶塔山。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著名文學家賀敬之的名名熱情的謳歌了寶塔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寶塔山上,歷史文物和現代革命文物星羅棋布,交相輝映,滿山綠樹成蔭,花草爭艷。
延安古名膚施,是西北的邊塞重鎮。宋代韓琦、范仲淹曾在此鎮守。寶塔山為歷代守將必去之處。寶塔建于唐代(一說明代),塔高44米,9級,為八角形磚塔。塔內有階梯,可登塔頂。山上還有范公井、摘星樓、東岳廟、嘉嶺書院、烽火臺等古跡。
明延安知府顧延壽有詩曰:“嘉嶺疊疊椅晴空,景色都歸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樹綠,花枝低映碧流紅。幽僧棲跡煙霞塢,野鳥飛歸錦繡從?!彼讓觾蓚€拱門門額上還分別刻有“高超碧落”、“俯視紅塵”字樣。塔旁還有鐘一口,明崇禎年間鑄造,擊之聲徹全城。黨中央在延安時,曾以此報警。
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但你若是想拍攝寶塔的全景,還得上清涼山才行。
寶塔山下還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范仲淹題刻的“嘉嶺山”隸書最著名,還有“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經常出現在詩人、畫家的筆下,人們歌頌寶塔,懷念寶塔,實際是在懷念延安歲月,歌頌延安精神,緬懷黨中央在延安的革命業跡,成了人們追尋當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